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北京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各省高考:全国综合 上海春季 天津春季 古巴
 
北京2010高考考试说明试卷结构和题型有变
来源:2exam.com 2009-12-23 编辑:福建招生考试网 【字体:小 大】
2010年北京将迎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首次高考,备受考生关注的2010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于今日发布,新方案体现了五大变化,其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和参考样题的变化最为引人关注

导语:2010年北京将迎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首次高考,备受考生关注的2010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于今日发布,新方案体现了五大变化,其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和参考样题的变化最为引人关注。
  在高校、教研部门和中学教学一线近百位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反复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将与考生见面。
  2010年《考试说明》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彰显了新课程理念,与2009年考试说明相比,它在体现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体现了五方面变化。
  一是考试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变化。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目标的设计实现了由基于“学科”到基于考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变化。
  如,在以往考试说明中,语文科从学科能力角度,提出“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2010年《考试说明》则是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提出“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化学科由“重视测试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转变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呼应了化学课标提出的“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科学素养的评价;由以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向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评价”的改革要求。数学科不仅对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描述,而且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个性品质,还针对考生的个性品质提出了要求。
  新《说明》确定的考核目标更全面,系统性更强。在重视基础、突出能力的同时,各科都更强调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并把渗透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考查目标。
  二是考查能力体系的变化。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各科对能力体系进行了建构、细化和解释。
  数学科将以往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调整为“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种能力,并作了分层解释。
  为更好地体现课标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英语学科对“听”的能力新增了“记录或加工所获取的信息”的要求;对“读”的能力新增了“理解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要求;对“写”的能力要求也更加明确和清晰。
  三是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根据新课标内容及要求,2010年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做了调整。
  考试内容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确定。纳入考试范围的选修课程,均未超出上述“指导意见”规定的范围。
  如,明年高考数学将新增算法初步(文理科)、统计(文理科)、框图(文科)等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并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内容。
  四是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基于“总体稳定,局部调整,稳中求进”的原则,2010年高考各科试卷结构整体保持稳定,语文、英语和理综3科有微调。
  如,语文新增阅读延伸题2道,总题数由23道减至20道。英语听力理解部分和阅读理解部分各有一处调整。理综科目中,生物增加8分,(增加1道6分的客观题,主观题增加2分),化学减少8分(减少1道6分的客观题,主观题减少2分)。
  五是参考样题的变化。以往北京卷《考试说明》中参考样题都选自历年北京卷试题,由于2010年考试目标、内容和要求发生变化,特别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以及突出试题背景材料“三贴近”等要求,需要对样题重新进行筛选。此外,部分学科还从2008年来进行的系列试测中精选了部分测试效果好、技术指标比较理想的题目作为参考样题。与今年相比,从数量看,参考样题有所减少。比如,数学由40道减少为27道,文综由55道减少为34道。
  坚持稳中求新,实现平稳过渡。无论考试理念、考试目标还是题型,2010年高考北京卷各科的调整和变化都是渐进的,是在高考北京卷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多年探索和铺垫的基础上提出的。如语文科新增的阅读延伸题,早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已见雏形,近年试卷也均有体现。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北京教学实际,2010年高考北京卷将继续坚持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考生素养,注重思维水平,强调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考查方向,稳步推进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100强名单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